今年5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曾经表示,疫情以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机构,一年亏掉了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553万元。 尽管政策方面,国家一直在支持社会办医,但民营医院在疫情影响和公立医院挤压下,仍有从炙手可热变成“烫手山芋”的趋势。 从2022年初起,焦作同仁医院被传出债务和经营不善问题,医院停诊。随后200多名员工曝光该院长期拖欠工资,最长的有7年之久。医院倒闭使得200多名员工集体失业。 疫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本地的民营机构举步维艰,大型连锁机构也不能幸免。 通策医疗2022年披露,一季度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只有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25%。年报给出解释,今年Q1通策医疗的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疫情此起彼伏,医院营业须接受各地疫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疫情区内经常停诊限流,患者因疫情原因延迟就诊计划,外地患者到杭州就诊人次大幅下降,同时总院专家对分院支援受当地疫情防控政策限制。故Q1整体业绩增长受影响呈现趋缓的态势。浙江省外医疗服务收入5515万元,同比下降9.50%,主要系省外沧州口腔、南京金陵、苏州存济口腔等医院受疫情影响停诊较长时间无法营业。 疫情发生地,封控区或是管控区的患者就医困难,这一点不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都会导致门诊量急剧下滑。即使是暂时还在营业的机构,每日接诊量也寥寥无几,首先是疫情管控需求,其次是患者为了避免发生感染事件,对于非紧急的病情都会推迟就诊。即使是有急诊患者,多数也是在定点的公立医院医院治疗,而非选择民营机构。 后疫情时代,疫情对医保基金消耗带来的滞后效应,公立医院大举建设分院,带来的行业空间挤压效应,以及不断深入推进的支付改革,对精益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多重叠加,显著加剧了民营医院的生存压力。 据相关不完全报道统计,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有近20个地区,102家三甲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新增床位数12.8万,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 而公立医院的挤压并不仅仅体现在扩张方面,医务人员的“抢夺”,更为激烈。 目前大多数民营医院的人才结构是“杠铃式”,即医务人员构成大多为没有太多经验的年轻医生与从公立医院高薪聘请来的“老专家”,而中青年医生大多数会为了职称、学术科研以及提升个人品牌等方面考虑,会更偏向于选择公立医院。 而疫情期间,医务人员考虑到民营医院的不确定性,对于民营医院更加雪上加霜,而医生的缺少反过来又抑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 在危机当下,开源节流是首选的方案,但是方式同样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民营口腔医院的回本时间大约是在1年左右,而疫情又把时间线拉长了。那些最容易倒的民营医院是本身的启动资金就不够,贷款开医院,疫情一关停,没有收入和现金流,马上就撑不下来。而家底好的民营医院,能撑到疫情结束,撑到解封,就能活下来。 很多医院都会选择用减员的方式来节省一部分人力成本,但是在这方面同样需要注意,需要注意避免带头人的离开,因为这类医生的离开很可能会带动下属一批人一起离开,导致即使是开诊后,也会面临有患者无医生的尴尬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民营医院要想办法创收,当线下就医受阻时,民营医院管理者要开始转别思维,互联网医疗是好的切入口。